原创 《我本是高山》风波升级后,张桂梅力挺电影,扇网络黑子一记耳光

 2024-03-17 阅读:749 点赞:421

原标题:《我本是高山》风波升级后,张桂梅力挺电影,扇网络黑子一记耳光

海清主演的电影《我本是高山》火了,但有点黑红的意味。电影于11月18日、19日启动两天点映,加上之前的首映礼和路演,电影口碑发酵很快,但伴随着称赞声,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。

众的批评和质疑原因比较一致。比较有代表性的,如这位网友发帖,指责电影有一些“雷点”,比如电影表现女孩不学习,原因是女孩贪玩,逃学逛街上课睡觉。以及胡歌饰演的张校长丈夫,时不时的出来一下等等。

而也有“课代表”总结了电影的四大问题,如感情戏莫名其妙,女性配角扁平、蹭女性热点,以及原型是学生父亲酗酒家暴,改成了母亲酗酒家暴等。

翻看豆瓣短评,同样有大量网友指责电影将原型的酗酒爸爸改成了酗酒妈妈,甚至喊话男导演“滚远点”。

本来随着舆论发酵,节奏已经被带动起来,大量根本没看过电影的网友也人云亦云,跟着批评电影,在这样的情况下,片方要做的是稳定情绪、统一口径,理性解释和输出,然而11月19日下午,随着编剧的发声,再次掀起了批评电影的超高声浪,“我本是高山编剧回应”上了热搜。

编剧怒怼批评电影的网友,质问对方“男人都死光了你们就开心了?”甚至还带上了对方父亲。

另一条回应则是通篇用了感叹号“我绝不把这世界让给我鄙视的让你!平庸的沟壑!卑微的懦夫!”

其实在这样的舆情下,硬刚网友是不理智的,用这样的语气、这样的措辞更是错上加错。很快,“六公主回应我本是高山争议”冲上热搜。中国电影报道发长文声援电影,但长文的第一句就是批评编剧“电影《我本是高山》编剧的回应是失态的,这无疑给影片本就复杂诡谲的舆论氛围火上浇油、雪上加霜。”

接着话锋一转,“六公主”指责从9月份开始就有网友开始挑起性别对立,涌现不少恶意评论,并评价《我不是高山》是一部动人的影片,本身是用电影艺术的语言生动讲述张桂梅校长故事的优秀作品。

“六公主”无论是从媒体身份,还是从对电影的了解以及电影主创的接触,都有资格写下这样的评论,因为就在11月19日,中国电影报道还在跟进电影的路演,在当天的路演直播中,用张桂梅老师的出镜,打了所有抹黑电影的网络黑子们的脸。

直播中,主持人蓝羽和张桂梅老师对谈了很长时间,张桂梅老师非常健谈,谈到了她和学生们的相处,带领乡镇干部为修路的事情奔走,还回忆了自己当年在一部电影里客串过一个角色,遗憾的是那部电影最终没能上映。对谈的最后,蓝羽也对张桂梅老师出现在电影路演上表示期待。

之后张桂梅老师也出席了电影路演,和学生们一起观看了电影,现场朗诵了誓词,大家还为她唱了《红梅颂》。很显然,作为电影原型,张桂梅看过电影并愿意接受中国电影频道的采访、愿意出席电影路演,足以说明张桂梅老师对电影是认可的、满意的,这样才会愿意帮助电影宣传、为电影打call吧!张桂梅老师出现在直播中,等于扇了网络黑子们的耳光,告诉他们,闭嘴收手吧!不要再通过这部电影挑起性别对立了,你们选错了战场!

说回电影本身,《我本是高山》到底怎么样呢?

看过影片之后,负责任地说,这是一部人物塑造精准、剧情感人至深的电影,后半段的一个多小时,我一直在不停流泪,甚至哭到脖子都湿了。看到张老师为学生们奔走哭了,看到学生们挑灯学习、为了高考努力哭了,看到操场上学生们为山英声援哭了,看到最后张桂梅老师出现的彩蛋也哭了……

不否认也不用回避,电影确实有戏说的成分,也有诸如网友指责的父亲酗酒家暴,改成了母亲酗酒家暴等问题,甚至张桂梅和付春盈因为孩子生病对话的那场戏,张桂梅拒绝刘雅瑟饰演的付春盈请假,不同意她带孩子看病的桥段让我觉得有些不近人情了。但瑕不掩瑜,这些小的瑕疵,并不影响电影的感人至深,只要足够感人,就已经是一部好电影了。

《我本是高山》将于11月24日正式上映,希望挑起性别对立、不断给电影挑刺的观众收手吧!不要再为黑而黑了。

用户评论

 正在加载
返回顶部